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5章 上钩的鱼儿(1/2)

时间一天天过去,“燧人氏”能源站的建设进入了尾声。巨大的厂房里,一排排如同金属巨兽般的电容器矩阵已经安装就位,复杂的电缆如同蛛网般铺设开来。

杜宇泽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现场,指挥着最后的调试工作。

而另一边,他布下的那张网,也终于有了动静。

一个深夜,老K敲开了他临时办公室的门。

“鱼上钩了。”老K的脸上,带着一丝兴奋。他将一个加密平板递给杜宇泽。

平板上,是一份来自潜伏在境外的我方情报人员的绝密报告。

报告显示,大约在一周前,“秃鹫”组织的一个高级数据分析中心,成功从西格玛工业销往鼎新基地的某台PLC中,获取了一个“损坏”的数据包。

“他们欣喜若狂。”老K指着报告的一段,“我们的线人说,‘秃鹫’的高层认为,他们终于破解了‘燧人氏’项目的真正目的。他们为此召开了一个庆祝会。”

杜宇泽看着报告,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。

报告的后半部分,详细描述了“秃鹫”接下来的战略调整。

在“破译”了杜宇泽的“秘密”之后,“秃鹫”组织对他的威胁等级,悄悄下调了一格。

他们的分析报告认为:所谓的“燧人氏”项目,本质上是在研发一种新型的“氢燃料电池”。这种技术虽然先进,能够极大地提升常规武器平台的续航能力,但它仍然在现有技术体系的理解范围之内,属于“渐进式”的变革,而非“颠覆性”的。

一个掌握了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杜宇泽,虽然依旧是个棘手的对手,但远不如一个能造出“天剑”那种空天战机的杜宇泽来得可怕。

因此,“秃鹫”的高层做出决定:

一,暂停所有针对杜宇泽本人的高风险物理清除行动。之前的暗杀失败,已经让他们损失惨重,并且引起了华夏军方最高级别的警惕,再贸然动手,得不偿失。

二,将战略重心,从“直接摧毁”,转向“长期渗透与窃取”。他们将通过潜伏在相关产业链的商业间谍,持续关注“盘古”项目(他们以为的项目代号)的进展,待技术成熟后,一举窃取,化为己用。

三,将主要的监控和对抗资源,转移到其他他们认为更具“颠覆性”的领域。

“简单来说,”老K总结道,“他们觉得你最近在忙着造一个超级充电宝,虽然厉害,但还不足以掀桌子。所以他们打算先放一放,等你把东西造好了,他们再来偷。”

杜宇澤听完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
他知道,自己成功了。

用一个精心编造的谎言,他为自己,为“聚变之路”,赢得了最宝贵的东西——时间。

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不用再担心有杀手从天花板上跳下来,不用再担心喝的水里被下毒,不用再时时刻刻提防着看不见的敌人。

他终于可以把百分之百的精力,投入到那个真正伟大的事业中去。

“太好了。”林振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也是喜不自胜,“这小子,不光技术上是把好手,玩起心眼来,也是一套一套的。‘秃鹫’这回,算是栽了个大跟头。”

“将军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”老K提醒道,“这只是暂时的。一旦我们的聚变实验取得实质性进展,那种能量特征,是任何东西都掩盖不了的。到时候,‘秃鹫’会立刻反应过来。”

“我明白。”林振华点了点头,“所以,我们更要抓紧时间。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,我们要把生米煮成熟饭!”

甩掉了最大的监视包袱,杜宇泽立刻把注意力,转回到了他的人造太阳——“轩辕”装置上。

能源站的问题解决了,但下一个,也是更硬的骨头,摆在了面前。

材料。

他再次召集了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陈博士和他的团队。

这一次,他没有再遮遮掩掩,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性能指标。

“我需要一种材料,”杜宇泽指着屏幕上的一块异形瓦片状的模型,“它将作为我们实验装置的内壁,也就是‘第一壁’。”

“它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:一,熔点不低于三千摄氏度。二,能够承受每平方米数兆瓦的超高热负荷冲击。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在中子能量高达14兆电子伏的强辐射环境下,保持结构稳定,并且自身的中子活化效应要尽可能低。”

陈博士和他的学生们,听着杜宇泽一条一条地念出这些要求,脸上的表情,从惊讶,到困惑,最后变成了呆滞。

“杜……杜工……”陈博士的嘴唇有些发干,“您确定您不是在描述恒星内部的物质吗?”

“三千度的熔点,我们用钨或者石墨,勉强可以做到。但是,超高热负荷,再加上您说的那个……14兆电子伏的中子流……地球上,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材料,能在这种环境下存在一秒钟以上。”

“它会被瞬间气化,或者被中子轰击成一堆放射性粉末。”一个年轻的博士生补充道,他的语气就像在说天方夜谭。

杜宇泽平静地看着他们:“我知道现有材料不行。所以,我们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材料。”

他其实可以直接从系统里兑换成品配方,但他没有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他希望借助这个机会,将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理念,带给这些地球上最顶尖的材料学家,为国家的材料科学,播下一颗未来的种子。

当然,他也留了一手。

“常规的合金思路,走不通了。我们需要换一个维度思考。”杜宇泽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词。

【陶瓷】

“陶瓷?”陈博士愣住了,“陶瓷是绝缘体,而且性脆,怎么可能用在……”

“不是普通的陶瓷。”杜宇泽打断了他,“是一种以碳化硅纤维为增强体,以特种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。一种……会‘呼吸’的陶瓷。”

他开始阐述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理论,一种基于微观结构和能量耗散的理论。

陈博士和他的学生们,听得如痴如醉,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
但理论终究是理论。当他们试图将这个理论,转化为具体的配方和工艺时,却发现困难重重。

一个星期过去了,他们尝试了上百种配方组合,每一次模拟计算的结果,都是“失败”。

项目,再次撞上了一堵看不见的墙。

所有人都知道,解开这个结的,最终还得是杜宇泽。

夜深人静,杜宇泽独自一人坐在实验室里,看着满屏的失败数据。

他叹了口气,打开了那个只有他能看见的兑换列表。

【当前积分:120000】

他的目光,在列表里逡巡,最终停留在一个选项上。

【解锁‘仿星器陶瓷基复合材料’基础配方及核心工艺(消耗积分:70000)】

七万积分。

杜宇泽的心疼了一下。这几乎是他剩下的一大半家当了。

但,没有办法。这是必不可少的投资。

“确认兑换。”

【指令确认。积分消耗完毕。当前余额:50000。】

【技术资料包已解锁。】

一股暖流,再次涌入他的大脑。

这一次,不再是完整的成品,而是一把钥匙。一把能够解开他之前抛出的那个理论难题的,最关键的钥匙。

他睁开眼,眼神中恢复了清明和自信。

他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,在之前上百次失败的推演旁边,写下了一行全新的,谁也看不懂的分子式。

破局的关键,找到了。

第108章第七十一次的奇迹

材料实验室,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“炼狱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流岚小说网 . www.hualian.cc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