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虎县、茅山县失守后,朱欢变得更加焦躁不安。
每日都在关注镇江的战事,时不时发圣旨指挥戴兴积极应战。
戴兴原本的战略,是与北蛮水师僵持,一点点消耗北蛮水师的锐气。
待北蛮水师疲惫之后,戴兴再出手击之!
奈何皇帝命他们主动出击,戴兴只好与北蛮水师硬碰硬,损失惨重。
周天文急了:“大人!陛下不通水战,朝中的诸位将军也没有几位擅长水战的,咱们不能让外行指导内行啊!”
镇江水师经营了这么多年,继续这样打下去,家底都快要打空了。
戴兴环视四周,见众人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,道:“你们也是这么想的?”
将官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终于有个校尉壮着胆子开口了:“大人,我等不是贪生怕死,我等只是心疼水师的将士们。”
“明明不用死伤那么多人,不用急于出战,偏偏要出战。”
“折损兵卒、损失战船,这……这又是何必呢?难道就是为了多杀几个敌人,给陛下长脸?”
这校尉的话歪打正着,正好说出了朱欢急于出战果的核心原因。
随着皇帝南迁,江南战事紧迫,朱欢个人的威望在迅速下滑。
朱欢的危机感越来越强,这就导致他变得急躁、越来越急功近利。
他迫切需要一场大胜,来恢复君王的威信!
戴兴低下头,思索了良久。
“好,此事本将去跟秦蜀将军再说说,请秦蜀将军禀明陛下,希望陛下能准许我水师自行决定是战还是避战。”
两日后,江南,应天府。
金陵城,皇宫。
十月的江南依旧温暖,但皇宫奉天殿内的气氛却格外冷冽。
“茅山县丢了!龙虎县丢了!镇江是江南的天险!”
朱欢红着眼,指着秦蜀怒斥道:“戴兴却要避战?他要干什么?放弃镇江,让北蛮鞑子直接过江吗?”
秦蜀带着戴兴的奏疏,从镇州到了金陵城。
果不其然,戴兴的奏疏引起了朱欢的极度愤怒。
秦蜀面对朱欢的愤怒,沉默了片刻,道:“陛下,戴兴熟悉水战,他与臣讲了水军战法,认为当前应该张弛有度,合理避战并不会影响镇江防线。”
秦蜀对朱欢忠心耿耿,与朱欢唱反调这种事,满朝上下也只有秦蜀等寥寥数人敢说、敢做。
“末将求陛下相信戴兴,戴兴家族历代皆为水军将官,绝不会判断失误。”
“末将与众将亦会驻扎在镇江南岸,绝不会令北蛮兵踏入镇江南岸半步!”
秦蜀将话说到了这一步,朱欢的盛怒终于平息了不少。
朱欢的眼睛微微眯起:“诸位爱卿觉得秦将军说得可行否?”
兵部尚书赵杰第一个站出来,支持秦蜀。
他对水师的损失最清楚,对江南建造战船的速度也清楚。
继续这样消耗下去,镇江水师的船只早晚要耗光。
“陛下,臣赞同秦将军与戴兴大人的战略,水战并非要一味地迎战,敌军势大、士气正盛,选择避其锋芒是明智之举。”
赵杰之后,又陆续有几个将官站出来,支持秦蜀、戴兴。
朱欢虽心中不快,却没有继续对秦蜀发火。
“秦蜀,镇江的防务朕就交给你了,你与戴兴不要让朕失望!”
朱欢终于改变了想法,令秦蜀松了一口气。
朱欢深吸一口气:“诸位爱卿若无事启奏,退朝吧……”
群臣躬身领命,正准备离开,忽听奉天殿外传来了一个嘹亮的声音。
羽林军副统领吕慎双手捧着书信,高喊道:“陛下!辽东捷报!”
朱欢已经要走向后殿了,听到“辽东捷报”四个字,精神顿时一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