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拿出来的东西,绝对是抢手货!
“姜神医,您……您说的是真的?”
“我从不开玩笑。”姜芷点点头。
“口说无凭,立字为据。”姜芷从赵大山手里,接过早就准备好的合同。
这又是让张书记大开眼界的东西。
合同上,用清晰的条款,列明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。从产品定价、利润分成,到运输损耗、违约责任,写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“这……”张书记看着这份比县里文件还规范的合同,再次被姜芷的深谋远虑所折服。
他不再有任何犹豫,大笔一挥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并重重地按下了公社的红色印章。
从这一刻起,红星药厂和金水公社。
这两个贫富差距悬殊的集体,被一纸合约,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。
送走了张书记,赵大山还跟在梦里一样。
“芷丫头,咱们……咱们这就跟金水公社搭上线了?以后咱们出品的新药,都能卖到全省去了?”
“这只是开始。”姜芷看着那份合同,目光平静,“路铺开了,货才能走出去。接下来,就是让我们的货,变得更值钱。”
她转身,对那几位从县医院请来的老师傅说道:“钱师傅,刘师傅,制药的机器,麻烦你们几位了。我要在三天之内,看到第一批合格的成品药,摆在仓库里。”
“您放心,姜顾问!”钱师傅拍着胸脯保证,“我们几个老骨头,就是不吃不睡,也给您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!”
接下来的三天,整个红星药厂,进入了高强度运转状态。
新安装的磨粉机发出“嗡嗡”的轰鸣,将晒干的药材磨成细腻的粉末。
制丸机“哐当哐当”地响着,一颗颗大小均匀的“健脾开胃散”被压制成型。
炮制车间里,几十口大锅一字排开,蒸汽弥漫。
老师傅们带着厂里的工人,严格按照姜芷传授的火候和手法,熬制着“祛湿活络油”和“玉容养颜膏”的基底。
整个厂区,都弥漫着一股浓郁又复杂的药香。
姜巧巧成了最忙的人。
她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,穿梭在各个车间。
“不行!这批山楂粉磨得太粗了,有颗粒感,影响口感!退回去,重新磨!”
“五号锅的火太大了!活络油的药性都要被熬干了!赶紧撤火!”
她的小本子上,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问题。
她的鼻子,就是最严格的质检标准。
姜芷则把自己关在临时改造的实验室里。
那台从县医院“借”来的、全县唯一的气相色谱仪,被她拆了又装,装了又拆。
她更换了老化的零件,重新设置了参数,硬是把这台半退休的老古董,调试得比出厂时还精准。
她要做的,是为三款新药,建立起一套完整的“质量标准图谱”。
什么是特级品,什么是一级品,什么又是合格品,不能只靠姜巧巧的鼻子来判断。
她要用最科学,最精准的数据,来定义品质。
这套东西,别说是七十年代,就是放到四十年后,也是最顶尖的药品质检标准。
三天后。
第一批共计五千盒成品药,正式下线。
包装用的是县印刷厂特制的牛皮纸盒,上面印着“红星药厂”四个古朴的篆体字,还有一个由姜芷亲自设计的,形似一株迎风摇曳的草药的简易logo。
简洁大气,又带着一股说不出的专业感。
金水公社的解放卡车,早就等在了厂门口。
张书记亲自押车,看着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药品被搬上车,激动得满脸红光。
“姜神医!您就瞧好吧!不出一个月,我保证让咱们的药,铺满全省的供销社!”
卡车发动,带着红星大队所有人的希望,朝着省城的方向,轰隆隆地驶去。
而就在红星大队的事业,如火如荼地展开时。
千里之外,西南边境,一片被原始丛林覆盖的无名山谷中。
这里是金三角地区,一个地图上不存在,法律也管不到的三不管地带。
山谷深处,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军事基地。
这里,就是药神宫在东南亚最大的老巢。
基地最深处的一间密室里。
一个戴着青铜蛇纹面具,身材瘦高的男人,正静静地看着墙上的一副巨大地图。
“神主。”一个穿着黑袍,脸上同样戴着面具的男人,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,恭敬地单膝跪地。
“说。”
“华夏宫主,药先生死了。”黑袍人低着头,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,“连同整个昆仑山‘龙巢’基地,全军覆没。血菩提,也被毁了。”
神主缓缓转过身。
面具下,看不清他的表情,但能感觉到一股寒意扩散开来。
“谁干的?”
黑袍人艰难地咽了口唾沫,“根据我们安插在华夏军方的‘鼹鼠’传回的情报,是……是一个叫姜芷的女人。她……她好像,精通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,将医术和毒术完美结合的手段。”
“姜芷……”神主重复着这个名字。
他走到一张桌子前,拿起一张从华夏传真过来的,有些模糊的照片。
神主的手指,轻轻地抚过照片上那张脸。
许久,他才缓缓开口。
“有点意思。”
“既然华夏那边的‘药田’毁了,那就换一片更肥沃的土壤。”
他的目光,落在了地图上,那片被称为“金三角”的黑暗区域。
“还有……”
“派人去华夏,把这个叫姜芷的女人,给我‘请’回来。”
“我倒要看看,是她的医术厉害,还是我药神宫传承千年的‘长生术’,更胜一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