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70章 现在轮到你们写结局(1/2)

西北的风,刮在脸上像是在用砂纸打磨。

谢昭华卸下璇玑阁丹修的精致长袍,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,背着一个半旧的药箱,看起来与这片荒漠边缘任何一个走村串户的游方药师并无二致。

她走得很慢,不是因为疲惫,而是在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沉默。

半月后,她抵达了一个名叫“闭口村”的村。

村中有个女人,二十年前,她还是个少女时,曾亲眼目睹村中族长之子侵占邻家田产,并将那家的男人推下枯井。

少女在官府来人时,鼓起勇气出了真相。

然而,族长动用关系,买通了官吏,最后不了了之。

少女却因为“多嘴”,被族人视为不祥,唾弃、孤立,日复一日的冷暴力让她彻底紧闭了嘴唇,从此二十年未发一言。

谢昭华听闻此事,没有去敲那个女人的门,也没有宣称自己能治好她的“哑病”。

她只是每日黄昏,在女人那破败的院门外,寻一块干净的石阶坐下。

她支起一口锅,煮一锅最简单的白米粥,粥香弥漫开时,她会从怀里心翼翼地取出一颗用油纸包着的焦糖,轻轻放入沸腾的粥里。

糖一入锅,瞬间融化,一股更浓郁的甜香便混着米香,固执地钻进四周每一道门缝。

第一天,院门紧闭。

第二天,门开了一道缝,又迅速关上。

第三天,那道缝隙停留了很久。

第七日,当谢昭华如常放下那颗焦糖时,院门“吱呀”一声,彻底打开了。

那个面容枯槁、眼神空洞的女人走了出来,她不看谢昭华,只死死盯着那锅里翻滚的甜粥,就那样站着,看了一整夜。

第八日清晨,女人醒来时,门外的石阶已经空了。

那口锅还在,锅底干干净净,旁边压着一张纸条。

女人颤抖着拿起,上面只有一行字:“你不需谢我,只需记得——你本可以。”

女人捏着纸条,呆立在晨光中,二十年未曾动过的喉咙里,发出一声压抑许久的、野兽般的呜咽。

与此同时,虞清昼独自一人,巡行于乾元王朝散各地的九处璇玑阁遗址。

她来到了“息形祠”。

这里曾是璇玑阁用于隐匿身份、抹除痕迹的据点,如今却香火鼎盛。

无数在世家压迫下走投无路的平民,跪在那个由前代符修用秘法制作的草人前,祈求的不是财富,不是正义,而是“赐我不之力”,希冀自己能变得麻木,能忘记仇恨,能像一块石头般了此残生。

虞清昼立于草人身侧,冰冷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绝望的脸。

“沉默不是祈来的盾,”她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带着刺骨的寒意,“是你不愿再骗自己的开始。”

罢,她拔下发间的白玉簪,毫不犹豫地划破掌心,鲜血瞬间涌出。

她将血珠一滴滴甩入面前巨大的香炉之中。

“嗤——”

炉内香灰被鲜血浸染,发出一阵轻响,一股血腥气盖过了檀香。

“若真想守口如瓶,先问问自己——你在怕谁?”

她的话,如同一记重锤,砸在所有信徒的心上。

是啊,我们在怕谁?

怕高高在上的老爷,怕收租的管家,怕随时能夺走一切的权力……这份恐惧,是祈求能消除的吗?

当晚,息形祠内三座分祠的信徒,自发地将写满卑微愿望的祈愿牌尽数投入火中焚毁。

火焰冲天,他们在废墟之上,立起了一块块没有任何字迹的无字碑。

谢昭华的下一站,是位于南疆密林深处的藏经洞。

这里收藏着璇玑阁数百年来制定的所有内部法则与行动准则,其中最核心的便是那卷《三界协议》,规定了情报传递的每一个细节,严苛得近乎不近人情。

她遇到了一个少年僧人,每日的工作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誊写《三界协议》。

少年告诉她,长老,唯有将法则刻入骨髓,才能在行走世间时,不受惩罚。

谢昭华什么也没,只是在临走时,赠予他一枚普通的瓜子壳。

少年好奇,借着烛火烘烤那枚瓜子壳,壳身竟浮现出无数细的孔洞,像是某种二进制码。

他将真气沉入其中,按照一种奇特的频率吹气,一段断断续续的旋律竟从壳内传出。

那是一段早已失传的童谣哼唱,正是姜璃阁主幼时最喜欢的调子。

少年僧人怔住了。

那个制定了所有法则、如同神明般存在的阁主,她的遗音,竟然藏在这样一枚微不足道的瓜子壳里,以一种完全不符合《三界协议》任何一条规则的方式流传。

原来,规则的尽头,不是冰冷的条文,而是温暖的记忆。

他呆坐良久,忽然起身,将刚刚抄写好的、墨迹未干的经卷,一页页投入了火盆。

火焰升腾,映着他年轻而明亮的脸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流岚小说网 . www.hualian.cc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