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有实力背书的协议,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丢弃的废纸。”
他转过身,看向赵烈文。
“眼下,能借停战三月之机,从容收拾岭南,安抚百姓,建立地方官府,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。”
赵烈文思忖片刻,眉头稍展,点头称是。
旋即又想到另一处关键。
“确是如此。只是……将我们经营缅甸、威逼印度,乃至调动第五军西进的战略意图,如此直白地告知对方,几同于将我军下一步作战计划和盘托出。”
“这是否……有些打草惊蛇?若他们借此三月之机,紧急向印度增兵,加固缅甸防线。”
“我军日后行动,岂非困难倍增,代价更高?”
“你所虑,不无道理。确应料敌从宽。”
萧云骧赞许地看向他,耐心析解,
“但此事,需从两面,乃至多面来看。”
他竖起一根手指。
“其一,不列滇经岭南一役,其派驻远东的陆军主力,包括最精锐的几支本土团与殖民地军团,已然尽丧。”
“短期内,他们不能从本土抽调多少熟悉热带环境、可堪一战的兵力。”
他竖起第二根手指。
“其二,只要其当权者,尚未彻底的恼羞成怒,仍保有最基本的战略理智。”
“就该明白,在远离本土万里之外的远东,尤其是在地形复杂、后勤困难的中南半岛和印度东部。”
“与士气战力不逊于他们、数量更远超他们的我军,进行一场旷日持久、消耗国力的陆地战争,是极其不明智的。”
“这不符合,他们以贸易与海洋为核心的根本利益。”
“将宝贵军力投入这个无底洞,远不如坐回谈判桌,保住核心利益来得划算。”
“当然,你的担忧也有道理。”
他语气转为果决,
“我们不能,也绝不会将西王府的安危与战略成败,完全寄托于敌人的理智。”
“故而,必须双管齐下。即刻给仲卿修书,告知他,原议的计划,时机已至,可立即着手实施!”
“动作务求迅捷、精准!”
“我们要在谈判桌外,开辟第二战线,让不列滇人后院起火,顾此失彼!”
赵烈文躬身领命,面现振奋:“是!属下明白其中利害,这便去办!”
他旋即转身,快步走入渐暗的祠堂内。
萧云骧继续独自留在门口,负手踱步。
他细细回溯着方才会谈中的每一个细节,推敲着措辞,评估着对方的反应,确认无重大疏漏,一切应对,都符合当前利益的最大化。
做完这一切,他才再次抬眼远眺。
夕阳已沉下大半,天空铺展着壮丽而绚烂的晚霞。
赤金、流丹、玫紫、靛蓝……诸色交织晕染,如同天神挥毫,将半边天空,泼洒成一片燃烧的织锦。
石马村的茅草屋顶、高低树梢,都沐浴在这片温暖而壮阔的辉光里。
祠堂内外,一片静谧。
晚风拂过堂前风水林的沙沙声,伴着天边最后一抹霞光,共同拉下了夏夜的帷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今天发三章,请大家继续支持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