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有,我对比了日本摄影师之前发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,她设法找到了他的账号,他发现‘能量轨迹’的那些墙壁,其砖块排列的微小缝隙,似乎真的指向…宣礼塔的方向!”
她还将放羊老人提到的“Jelban”和绿色火光、导游说的移动火光、以及祆教拜火的传统联系起来,“这些‘火’可能不是幻觉,也许是某种…能量逸散现象?或者与地下气体有关?”
曾坤根据白天探查的情况和阿里姆提供的有限信息,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已探索区域、可疑区域封闭区、以及放羊老人指出的危险沙丘区域。
“那个新发现的洞口,必须下去看看。”曾坤指着地图,“但风险很大,结构不稳定,而且不知道通向哪里。”
陆九川沉吟着,手指敲打着桌面,目光扫过四千的“能量场”草图和小竹的符号对比图。
“封闭区,还有那支神秘的勘探队…他们肯定发现了什么,或者也在找什么。”他沉声道,“我们不能硬闯,但必须想办法接近。也可能有线索。”
“我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。”四千补充道,“罗盘的干扰在加强,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但绝对不是好事。博爷说的‘时间不多了’恐怕应验在这里。”
经过激烈的讨论和风险评估,他们制定了下一步计划:
1.优先探索那个新发现的地下洞口,需要准备绳索、照明、防尘面具、简易气体检测仪。
2.尝试从外围观察封闭区,看看能否发现那支勘探队的踪迹或他们留下的痕迹。
3.继续收集关于“绿火”、“移动沙丘”、“Jelban”的民间传说,寻找规律。
4.对阿里姆保持警惕,但必要时利用他的渠道获取一些官方难以获得的信息或物资。
夜深了,乌尔根奇的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呼啸着。酒店房间里,四人毫无睡意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、兴奋与一丝不安。他们收集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,被一根无形的线渐渐串起,指向一个深埋于黄沙与历史之下的惊人核心。
而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,单纯的“观看”与“交谈”阶段已经结束,接下来,将是真正踏入未知与危险的领域。
只是他们好像忘了一件事情,这里不是无人区。而是一个充满了人群的旅游景点。最主要的是这里是国外,他们的一切行动都要小心谨慎。否则的话!
窗外的沙漠黑夜,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,正等待着他们的深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