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最近收到了一些来自西方的‘外交关切’。”那位官员开门见山,语气平淡,但措辞严谨,“主要是以米国为首的几个国家,通过他们的驻华使馆,向我们询问,红星集团在西北戈壁地区的大规模基建项目,究竟是什么。”
副总裁心中一凛,但表面上还是按照预定口径回答:“那是我集团投资建设的超大型太阳能综合实验基地,是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尝试。”
官员不置可否地笑了笑,端起茶杯:“这个解释,我们已经回复给他们了。但是,对方似乎并不相信。”
他放下茶杯,看着副总裁的眼睛:“他们的情报机构,用卫星对那个区域进行了持续的高精度侦察。他们提出了一些疑问。”
“第一,为什么一个太阳能电站,要修建一条4F级别的、可以起降战略运输机的机场跑道?”
“第二,为什么一个民用项目,要设置一个覆盖数百平方公里、配备了雷达和不明传感器的、军用级别的安防系统?”
“第三,根据他们的热成像分析,你们在核心区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地下挖掘,深度和规模都远超普通建筑的需要。他们在问,你们到底在地下藏了什么?”
一连串的问题,让副总裁的额头渗出了冷汗。他知道,集团的对外说辞,在专业的国家级情报机构面前,根本不堪一击。
那位官员继续说道:“他们没有明说,但字里行间,都在暗示,怀疑你们是不是在秘密进行一些……与军方有关的、敏感的、甚至违反国际公约的实验。”
“这完全是无稽之谈!”副总裁立刻否认。
“我们当然知道是无稽之谈。”官员的语气依然平静,“但是,这种猜疑本身,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外交压力。上面希望我转告秦奋先生,红星集团是华国的明星企业,影响力很大,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看。希望你们在商业拓展的同时,也要考虑到国际影响。这个项目,需要有一个更……合理、更经得起推敲的解释。”
这次会面,像是一记闷棍。
秦奋明白,这已经是国家层面在对自己进行一种委婉的警告了。
再这样“偷偷摸摸”地搞下去,不等项目本身遇到困难,光是来自国际上的政治压力和猜忌,就足以让整个计划陷入巨大的被动。
……
夜深了。
秦奋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里。
他面前,是一个占据了半个房间的巨大沙盘。这是按照1比1000的比例,精确还原的“绿洲”计划施工现场。
沙盘上,插满了各种颜色的小旗子。
代表着算力缺口的红色旗子,插在超算中心的位置。
代表着材料瓶颈的红色旗子,插在地下实验室的模型上。
代表着人才缺口的红色旗子,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生活区的每一栋建筑模型旁。
而现在,在沙盘的最外围,他又亲手插上了一圈代表着外部压力的黑色旗子。
红色、黑色……触目所及,尽是警报。
算力、材料、人才、政治环境……每一项,都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。每一项,都远远超出了“红星集团”这个企业载体的承受极限。
秦奋站了很久,目光从沙盘的每一个角落扫过。
过去,无论是搞MP3、智能手机,还是人工智能,他遇到的所有困难,本质上都可以在商业和技术的范畴内,依靠系统提供的超前视野、团队的执行力和雄厚的资本去解决。
但这一次,他面对的,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。
可控核聚变,这个课题从诞生的那一天起,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科技问题或商业问题。它是一个综合了基础科学、尖端工业、全球政治和国家战略的超级工程。
他终于彻底地、清晰地明白了过来。
这一次,他不能再单打独斗了。
试图用一家公司的力量,去扛起一个需要一个顶级强国倾尽全力才能撬动的使命,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错误。
他必须为这个计划,寻找到一个最强大、最可靠、也是唯一有能力驾驭它的盟友。
他必须将“普罗米修斯”计划,从一个企业行为,上升到国家战略。
他要将这份凝聚了无数人心血、也指出了无数困难的报告,连同那个隐藏在他脑海中最深的秘密,一起摊开在华国最高决策者的面前。
秦奋缓缓抬起头,望向窗外京城的方向。
他的眼神,前所未有的坚定。
他要“豪赌”一次,赌这个国家的魄力,赌这个民族对未来的渴望。
他拿起了桌上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,拨通了一个他只存过一次、却从未拨打过的号码。
电话接通,对面传来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。
“我是李振国。”
“李老,我是秦奋。”秦奋的声音平静而清晰,“我有一件,可能关乎我们国家未来一百年国运的事情,想向您当面汇报。”